周行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包中文网sb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裴昭跟在太监李雨身后,沿着游廊一路往太极殿走去。宫中的红墙绿瓦,雕栏玉砌,与七年前比,一切都不曾改变。唯独变的,是她的身份。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太极殿中极是阴凉,阳光斜斜地照入殿中,为垂纱镀上一层淡晖。皇帝斜欹在檀木矮案边,闲闲地敲着棋子。他对面的妇人云鬓高挽,眼角已起了细微的皱纹,但因为容貌保养得很好,看上去风韵犹存。
是太后萧氏。
崔珩浅浅地行过礼,站在了一侧。
“微臣袁熙,见过陛下,见过太后娘娘。”裴昭跪地,行叩首礼。
“免礼。袁录事,过来些。”
裴昭起身,向前挪了半步。
皇帝也没看她,只是盯着眼前的棋局,懒懒问道:“你初入官场,就调查杜谦案这种烫手山芋,不怕失败免职吗?”
“回陛下。微臣怕过。”裴昭从容答道,“可杜长史兢兢业业,为民解忧,是北地百姓爱戴的父母官,可却惨死于刺客之手。微臣听闻后,自是满腔怒火,愤懑不已,若能替他查明真相,也算是对仁义一桩。”
站在一侧的崔珩,垂眼拨弄着新鲜的文竹,嘴角微微勾起,露出若有若无的笑意。
美言巧答正是她所擅长的。
“说的倒是不错。不过现在看来,这杜谦好像没你说得那么高尚。”
“陛下,人有千面。”裴昭答道,“杜谦勤于公事、宵衣旰食、爱戴百姓,是一面;贪财受贿、豢养刺客、意欲行凶,又是一面。此面无法覆住彼面。”
“好一个人有千面。”皇帝放下棋子,笑道,“七弟慧眼识珠,看重的人果真不同凡响。”
崔珩抬起眼,略略施了一礼,道:“皇兄谬赞。”
皇帝在李雨的搀扶下起身,缓步到裴昭身前,眯起眼,细致地打量着。
裴昭不敢同他对视,垂下眼眸。他那种直刮刮的眼神,似乎在辨认些什么。
难不成和崔珩一样,他也认出了自己?
手心出汗,弯曲的指节在布料上留下皱痕,心脏怦怦直跳,只能强装镇定。
片刻后,皇帝悠悠开口:“你对晋王是何看法?”
崔珩就在一边,裴昭硬着头皮答道:“晋王少年英才,是国之重器。”
皇帝颔首,若有所思。
裴昭抬起眼,试图揣摩皇帝的心思,但帝王之心难测,男子细长的眼中情绪不明。
“数月以来,朕一直在因七弟的婚事忧心。”
意料之外的话。
“朕看过你的背景,吴州的商贾之家,虽是不入流了些,但至少有官职在身,而且,他对你又这样看重。朕以为,封个侧妃倒是勉强可以……”
裴昭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只能惶惑地朝崔珩望去,却见那张玉容上亦闪过一丝错愕。
“皇兄。”
“陛下!”她干脆地一跪,颤声道,“陛下万万不可。晋王殿下身份高贵,与微臣有云泥之别。微臣不敢肖想。”
皇帝颔首一笑,很满意裴昭惊愕仓皇的神态——御前失仪到这种地步,到底还是个寻常人,不足为惧。崔珩求旨让她一起前往岭南,大概也只是一时情起。
“袁录事,朕不过说了一句戏言而已,不必惶恐至此。”他重新坐下,靠在软垫上,“言归正传。过些日子,朕便让吏部将你擢为邕州司马,也算你勤勉探查的褒奖。”
邕州位于岭南道,离京城千里,是大周与花毗国的接壤之地。
裴昭原本以为,她会被擢为大理寺主簿,从不曾想到,会直接去邕州。
她朝崔珩看去,见他唇线微抿,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便叩首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皇帝接着又随口问了些无关痛痒的话,裴昭见他神态平和,便也放松下来。可离开太极殿前,却听得原先一直沉默的太后开口道:“哀家以为,她确实有可用之处。”
……
已是初夏,宫墙边的栀子花开得如雪如云,极是热闹。等崔珩回过神时,手中已是一支雪白。他颔首轻嗅,花香清冽而甘甜,恍然间如在山林。
他原以为裴昭会质问自己所为何意,可惜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一言不发地走着,同他保持着一臂的距离。
崔珩垂下眼。
花影落在那身干净素雅的青色官袍上,微微摇曳。这个角度,他看不见少女脸上的表情,只能看到她的发顶、肩颈,覆着洁白的花瓣。随着少女轻缓的步履,花瓣沿着布料从肩侧,滑到腰间,最后落在黑色的靴底。
他停下脚步。
李雨见状,忙问:“殿下,有何吩咐?”
“本王认得出宫的路。”
李雨识趣道:“奴才告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