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和沈书瑶回到大宁后,本以为风波就此平息,王府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然而,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大宁,在蓝玉案的阴影下,平静只是表象,暗流仍在涌动。

大宁作为北疆军事重镇,地理位置极为关键,紧邻蒙古草原,是明朝抵御北元残余势力的前沿阵地

。朱权深知其战略意义重大,且在蓝玉案后,朝廷对藩王的猜忌使得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他每日在王府中研读兵书、处理政务,试图在这微妙的局势中找到平衡,同时也加强了王府的戒备,以防再有变故。

沈书瑶则在王府内,协助朱权管理内务,同时悄悄联络着之前帮助过他们的江湖人士和市井朋友,维持着这条来之不易的情报线。她明白,在这动荡的时局下,多一份消息来源,就多一份保障。大宁城内人员往来复杂,常有来自草原的商队和流民,情报收集难度大但也至关重要。

一日,朱权正在书房中沉思,王府旧仆匆匆来报:“王爷,边境传来消息,北元残余势力最近在蠢蠢欲动,有南下侵扰的迹象。”朱权闻言,脸色一沉,他深知边境安稳对朝廷的重要性,更何况在如今朝廷对藩王高度警惕的情况下,若边境出了问题,藩王必然首当其冲。大宁的安危直接关系到明朝北疆的稳定,一旦北元突破防线,后果不堪设想。

朱权立刻召集王府长史司官员、心腹幕僚和将领,齐聚王府议事厅。王府长史司的官员们身着官服,神色凝重。朱权皱着眉头,率先开口:“如今蓝玉案刚过,朝廷兵力有所损耗,且对我们藩王多有防备。但边境安危关乎国家存亡,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大宁地势开阔,利于骑兵作战,我们必须利用好地形优势。”

长史司的一位官员恭敬地起身说道:“王爷,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我们既要应对北元威胁,又不能让朝廷产生误解。”

一位将领接着起身说道:“王爷,末将愿领兵出征,击退北元贼寇。”

朱权摆了摆手:“不可贸然行动。如今我们行事必须谨慎,不能让朝廷误解我们有扩充势力之嫌。我们先派人去探查清楚北元的兵力部署和动向,再做打算。大宁周边地形复杂,有山川河流,侦察兵要格外小心。”

经过与长史司官员和众人一番详细商议后,朱权挑选了几个精明能干的侍卫,乔装成商队,前往边境探查情况。然而多日过去,侍卫们音信全无。朱权心急如焚,立刻又派出第二波人马,沿着第一波侍卫可能的行进路线仔细搜寻,每经过一个村庄、部落都详细打听消息

。同时,他吩咐王府旧仆联络与王府关系密切的部落首领和边民,重金悬赏有关侍卫的线索。

在等待消息的日子里,朱权和沈书瑶也没有闲着。沈书瑶深知明朝对民间势力管控严格,她行事极为小心。她利用自己在民间的一些隐秘关系,通过巧妙的方式,比如以一些看似普通的商贸往来为掩护,在大宁城内四处打听是否有北元奸细活动的迹象。她不仅从酒馆伙计处获取信息,还特意找到了城中与北元有贸易往来的商人。这些商人长期往来于边境,熟悉北元那边的情况。沈书瑶以保护商路安全为切入点,说服他们留意北元的异常动静。此外,她还前往城内的寺庙,与僧侣们交谈。僧侣们平日里接触各方人士,消息灵通,沈书瑶恳请他们若听到任何与北元奸细有关的消息,务必告知王府,但叮嘱他们不要声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就在朱权焦虑之时,老仆又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王爷,城中近日来了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他们似乎在打听王府的动静,还和一些地痞流氓有来往。”

朱权沉思片刻,对老仆说:“密切关注这些人的动向,不要打草惊蛇。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大宁是军事要地,任何异常都可能与北元有关。”

与此同时,沈书瑶通过多渠道收集线索,逐渐拼凑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一位商人告诉她,最近有几个自称是北元商队的人,行为鬼祟,对大宁的兵力部署十分好奇。寺庙的高僧也传来消息,说有几个陌生人在寺庙中打听大宁城防的弱点。

沈书瑶将这些消息告诉了朱权,朱权再次召集长史司官员和心腹幕僚商议。朱权分析道:“这些人很可能是北元派来的奸细,他们想摸清我们的虚实,为后续的行动做准备。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揪出这些奸细,同时加强城防。大宁城墙虽坚固,但多年未修,需要抓紧修缮加固。”

长史司官员建议:“王爷,修缮城防需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还需与地方官府协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朱权和沈书瑶制定了一个计划。他们让阿福在城中散布消息,说王府近日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城中的富商和官员参加。同时,他们暗中安排了人手,在宴会现场和城中各个关键地点布下天罗地网,等待奸细自投罗网。

宴会当天,城中的富商和官员纷纷来到王府。朱权强颜欢笑,与众人应酬着,心中却时刻警惕着。沈书瑶则在人群中穿梭,观察着每个人的言行举止。

果然,宴会进行到一半时,几个形迹可疑的人悄悄混入了王府。他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早已落入了朱权和沈书瑶的圈套。

朱权给了李明一个眼色,李明会意,带着几个侍卫悄悄跟了上去。当这几个奸细来到王府后院,准备窃取情报时,李明等人突然出现,将他们团团围住。

奸细们见势不妙,拔出武器,企图反抗。但他们哪里是王府侍卫的对手,很快就被制服。

朱权来到后院,看着被押解的奸细,冷冷地问:“你们是什么人?受谁指使?”

为首的奸细一脸嚣张,拒不回答。朱权见状,下令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在酷刑之下,奸细们终于交代,他们是北元派来的,目的是摸清大宁的城防和王府的兵力部署,为北元的南下做准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港综警队话事人》《美食:美食系神豪》《守寡后我重生了》《谍海青云》《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少女的野犬》《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全本久久】《龙凤猪旅行团

书包中文网【sbzww.com】第一时间更新《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linnay
【本文文案】运夏市三中高一(10)班,是老师们避之不及的存在。高中毕业就要继承家业的富二代、父母离婚各有新家的没人管的孩子、大脑发育障碍的问题少年……全塞进了10班。平均成绩常年垫底不说,家里有背景的......
言情 连载 10万字
重生之长孙皇后

重生之长孙皇后

风曾
已完结文:重生之富察皇后,重生之卫子夫,康熙重生追后记,扶小苏的日常,有兴趣的小伙伴都来看看吧。昔年花开花落,从隋到唐,她这一生算不得长,三十八载岁月,幼年丧父,与兄相依为命,稍年长嫁秦王,掌一府之责,却是看着他大风大浪,刀枪剑雨中走来,他带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女子,直至兄弟阋墙,武德斡旋,玄武政变,他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母仪天下,她亦是一跃成为了这世间最为隆宠的女子。她原以为这一生可以互爱互信,相
言情 连载 42万字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省直公务员陈着意外重生自己高三的那一年。于是,一个木讷腼腆、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只知道学习的高中生;突然变得通晓人情世故,说话做事总是恰到好处,不仅改变了人生轨迹,也越来越吸引女孩子的关注。女生:陈着你有什么优点?陈着:人老实,话不多。发小:我觉得骗人是不对的,你现在一点都不老实。陈着:没骗!人老,实话不多。(首先声明,绝对不是作者真实经历)
言情 连载 177万字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折酒三钱
【全文订阅只需一杯蜜雪冰城钱,请支持正版!看完的宝宝可以帮我评个分吗!】顾柳是顾家村人见人夸的哥儿,家中活计一把好手性子也乖巧,然而他那黑心后娘为了点银钱,竟要将他嫁给邻村的泼皮癞子做妾。百般反抗无果,顾柳万念俱灰,寻了一条白布入山欲要轻生,却被一个猎户救下。那猎户生的高大魁梧,那一身狰狞的伤痕更是看的顾柳直发怵,谁料那猎户在听了他的事以后竟愿意出钱娶他!顾柳抹了泪,红着脸看向那高大的猎户:他这么
言情 全本 3万字
文豪1978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言情 连载 343万字
龙藏

龙藏

烟雨江南
卫渊本无大志,但在时代洪流中不得不走上征战四方、开疆辟土之路,直至关山踏尽,未曾白头。不正经的简介一:仙人也怕工业化!这是一个发生在玄幻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故事。
言情 连载 2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