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还没完全亮,供销社已经挤满了来买年货的人,还没开门,门口就排上了老长的队。
柏秀兰之前在清水湖,年纪大了挤不动,都是提前上镇上买好,除夕这天就在家里做。这还是第一次见识到除夕置办年货的大队,真是太热闹了。
“这位同志,你们是几点来的?”柏秀兰问前面一个大娘。
那个大娘回头:“我们是今天早上五点就过今天供销社除了猪肉,还有羊肉、牛肉。我儿子给了好几斤肉票让我敞开了买。”
柏秀兰夸奖道:“一看大姐你就是个有福气,你儿子单位发这么多肉票,肯定是大单位。”
“那可不,我儿子是首都棉纺织厂的工人,拿六级工资。”老大娘肉眼可见地高兴,“大妹子,我看你人不错。听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这买年货里是有道道的,我给你说,你们家如果要买鱼买鸡,可以去前面胡同口买,比供销社的更划算不说,也更新鲜,都是密云水库的人大半夜运过来的……”
老大娘是本地人,对哪里能买到最好最划算的东西门清儿。她看柏秀兰顺眼,一股脑儿都告诉了柏秀兰。
等柏秀兰兜了一圈儿回到苏燕婉她们身边,心里对哪里置办年货最划算可以说是门儿清,“鸡和鱼不在供销社买,一会儿去前面胡同口买,那个大姐说那边卖的鱼都是密云水库的鱼,好吃还新鲜……”
柏秀兰一句句把刚才打听到的小道消息说给苏燕婉姐妹听,比如买糖要找卷头发的售货员,她手大每次抓东西都捡个大的给。不像另一个年轻女同志,每次抓东西都要抖一抖,给称得平平的。
苏燕婉朝柏秀兰竖起大拇指,“要说打听这些消息还得是外婆,这么一小会儿功夫,就已经把怎么置办年货最划算摸得门儿清。”
柏秀兰被表扬,还傲娇起,以前人民公社的时候,我可是公社杨梅园的先进个人,专门负责和人打交道。这点不算什么。”
她这样逗得苏燕婉和苏梅忍不住偷笑,太可爱了。
到了点,供销社的门市一开,队伍乱糟糟的。
“谁踩到我的脚了,别挤别挤!”
“我的鞋呢,谁把我鞋踩掉了。”
售货员吼了一句,队伍才重新排好。听说有人为了买到猪肉,凌晨两点就来排队了。各种啼笑皆非的插曲层次不穷,倒是给寒冷的冬日早晨增添了一份别样活力。
这时候还没有卖对联的,各家都是在供销社买了红纸拿回去找有文化的人写,给点瓜子花生鸡蛋作为谢礼就行。
苏燕婉自己就会写毛笔字,就不用找别人了。
除了红纸,年画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东西,供销社的年画花花绿绿挑得苏燕婉都看花了眼,不知道选哪些好。还是老太太当机立断,选了年年有余、鲤鱼跳龙门还有革命前辈画像的年画。
苏燕婉看到还有卖日历的,“同志,给我拿一个日历,要那个。”这时候的日历大多是时髦女郎或者
明星的海报()?(),
她挑了一个现在最热的大明星宋蔷海报的日历。
宋蔷是苏燕婉最喜欢的一个歌星()?(),
长得漂亮不说?()_[(.)]?≧?&?&??()?(),
还有一副不输给百灵鸟的嗓子()?(),
最近荷露坊店里收音机每天都要放她的歌曲。
过年的时候为了增加店里的喜庆的气氛,苏燕婉学着话本里后世店铺买了收音机,只要客人路过或者踏进荷露坊的店铺就能听到美妙的歌曲。
苏燕婉还拜托何立城和董静茹弄到了好多港台歌星的磁带,现在放音乐成了荷露坊一大招牌。只要大家一提起放歌的店铺,就连附近的小孩子都知道荷露坊的名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