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转载请注明来源:书包中文网sbzww.com

湖州城外,晨雾笼罩着连绵的田野,苏锦绣的车队缓缓驶入城门。与南阳的萧条不同,湖州城内繁华依旧,街上行人如织,商铺林立,丝毫看不出粮荒的迹象。

"奇怪,"巧儿掀开车帘看向外面,"湖州看起来似乎没受什么影响?"

"这才是最不正常的。"苏锦绣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全国各地都在闹粮荒,唯独湖州安然无恙,这背后肯定有问题。"

车队在湖州知府亲自安排的驿站停下。知府赵明德是户部尚书赵明远的堂弟,算是女主一方的人,见到苏锦绣便行礼道:"娘娘千里迢迢而来,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赵大人不必多礼。"苏锦绣微微颔首,"我想先了解一下湖州的情况,尤其是粮食供应和农田耕种的状况。"

赵明德面色一僵,随即叹了口气:"娘娘慧眼如炬,实不相瞒,湖州表面繁华,实则内里已经千疮百孔。城内粮价虽然稳定,但那是因为郑家控制了所有粮行,人为压制了价格波动。城外的农田有三成以上荒废,农民们苦不堪言。"

"果然如此。"苏锦绣点点头,"这样的表象稳定才是最危险的。郑家此举无疑是在养肥韭菜,待价而沽。一旦时机成熟,必会借机哄抬粮价,大发横财。"

"正是如此。下官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等待朝廷指示。"

"你做得对,"苏锦绣说道,"如果贸然行动,反而会打草惊蛇。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在不惊动郑家的情况下,先暗中实施我们的计划。"

安顿好后,苏锦绣没有立即展开行动,而是派出心腹四处打探情报。三天后,王太医带回了重要消息。

"娘娘,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王太医神色凝重,"郑家不仅控制了湖州的粮商,还垄断了附近几个州县的粮食运输。更严重的是,他们私下贿赂了不少当地官员,甚至有朝中大员参与其中。"

"这么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苏锦绣若有所思,"难怪太后对我的改革如此抵触,原来她的家族早已把控了粮食命脉。"

次日清晨,苏锦绣召集了赵明德、王太医和几位心腹官员,在驿站密室中详细阐述了她的计划。

"我们要建立一套全新的农业制度,从生产、储存到流通,形成完整的体系。"苏锦绣在桌上展开了一幅详细的图纸,"首先,成立农田管理处,负责土地整理、水利建设和技术推广。其次,设立粮食储备库,由朝廷直接管理,确保粮食安全。最后,建立粮价调控机制,防止哄抬物价。"

众人听得入神,赵明德忍不住问道:"娘娘,这些改革确实好,但郑家势力庞大,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撼动他们的地位?"

"我们不需要短期内彻底击败他们,"苏锦绣胸有成竹地说道,"而是要先在制度上占据优势,让他们无法再随意操控粮价。具体来说,我准备先在湖州周边选择几个郑家影响力较弱的村庄,建立试点,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

"这恐怕不容易。"一位官员担忧地说,"郑家在各村都有眼线,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

苏锦绣微微一笑:"所以我们不直接对抗,而是迂回前进。我已经让农业学院的学生分散前往各村,以普通农户身份传授技术。表面上看,这只是农民间的自发行为,郑家难以察觉其中的关联。"

方案确定后,苏锦绣立即展开行动。首先,她让赵明德以治理水患为名,对湖州周边的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整修。这项工程看似普通,却为后续的农田改良奠定了基础。

同时,那些伪装成农户的农院学生开始在各村传授新型耕作技术。他们不提任何与朝廷有关的字眼,只是以一种农民互相帮助的形式,将知识悄然传播。

一周后,苏锦绣亲自来到离城三十里外的青山村。这个村子看似不起眼,却是她精心挑选的第一个正式试点。村子不大,只有四十多户人家,但地理位置优越,水源充足,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村长是赵明德的远亲,可以完全信任。

苏锦绣没有大张旗鼓地宣布自己的身份,而是化装成普通官家小姐,随赵明德一同前往。到了村子后,她直接找到了村长家。

"这位是京城来的苏小姐,精通农事,特来指导大家改良种植技术。"赵明德介绍道。

村长虽然知道苏锦绣的真实身份,但也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多谢苏小姐大驾光临,敝村虽小,但村民们都勤劳肯干,一定会好好配合。"

接下来,苏锦绣用了三天时间走遍了青山村的每一块田地,详细记录了土壤、水源和作物生长情况,然后召集全村农户开会。

"乡亲们,"她站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亲切地开口,"我看了大家的田地,发现这里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一种新型水稻。这种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生长周期短,抗旱性强。如果大家愿意尝试,我可以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

村民们窃窃私语,半信半疑。毕竟这些年来,他们听过太多虚假的承诺。

"我知道大家心中有疑虑,"苏锦绣理解地说道,"所以我提议先选一小块地进行试验。等看到成效后,再决定是否大面积推广。而且,我会在村里常住一段时间,亲自指导,直到收获为止。"

村长立即表态支持,并带头捐出自家的一亩良田作为试验田。其他几位村中有威望的长老也纷纷效仿,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第二天,苏锦绣便开始了实际操作。她从随身携带的特制箱子中取出了改良过的种子,同时展示了几种简单却实用的农具。

"这是我改良的条播器,"她向围观的村民展示一个木制工具,"用它播种,不仅快捷,而且能保证种子间距均匀,便于日后管理。"

接着,苏锦绣又拿出了一包褐色粉末:"这是特制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性。我们先在试验田使用,效果好了再推广。"

在随后的日子里,苏锦绣每天都在田间指导村民们操作。她不仅教授具体技术,还耐心解释每个步骤的原理,让村民们真正理解为何这些方法能提高产量。

"土壤改良不是一锤子买卖,"她蹲在田边,捧起一把土壤给村民们看,"要建立长效机制,让土地持续保持肥力。我教给大家的轮作法和养地技术,能让田地年年都有好收成。"

与此同时,王太医也没闲着。他带着几名医学院的学生在村里设立了简易医馆,为村民们义诊,并教授基本的卫生和疾病预防知识。

"防病比治病更重要,"王太医对围坐的村民们说道,"很多病症其实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来预防。"

他特别强调了饮水卫生的重要性,并教会村民们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净化饮用水。这看似与农业无关,实则为整个改革奠定了健康基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半两京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包中文网sb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昨夜未归
接档文《大婚前夺回自己的身体》,另类追妻火葬场。沈郑两家定亲了,但定亲的沈安和早就死了,沈安宁冒充兄长去迎娶长嫂。踏入洞房的那一刻,下属递来一瓶迷药。不能洞房,一脱衣服就会露馅了,所以用迷药将新娘眯晕。沈安宁走投无路,在唇角上涂了迷药,绞尽脑汁想要怎么亲吻的时候。她的阿嫂主动靠近,捧起她的脸颊轻轻地吻了。清冷的女人,脖颈微抬,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风光旖旎。光影笼照,郑冉冰肌玉骨,光影勾勒出冷面
言情 全本 7万字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半疏
简介:文案:许小华穿到了一本年代文里,成为里头上一世五岁走失,始终未能归家的边缘女配许勉如!原书主要讲述女主许呦呦生父早逝,跟随改嫁的母亲到了许家,成为许家上下皆护在心尖尖上的女儿,倾注诸多心......
言情 连载 161万字
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

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

西莱斯特
每晚九点钟更新,完结文《虐文小可怜是怪物母巢》《我只是一个弱小可怜又无助的昏君》《灵气复苏后我和马甲们开启了工业革命》《祖传技能的各种应用[快穿]》在专栏中等待小天使临幸呀~顾有幸,人如其名,从小......
言情 连载 8万字
国医

国医

甲子亥
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被开除,也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穿越。方洲就是其中一个。他穿到了修真界,花了五百年,完成了从医宗三等杂役到长老的完美蜕变。现在,他穿回来了!#主角会进入医院工作##日更,一般中午十二点更新,最多推迟到晚上六点#张嘴吃安利~星际第一制卡师国师大人重生日常小爷七零年代重生日常快穿之登高临下炮灰为王[快穿]势不可挡[快穿]求你别秀了……
言情 全本 81万字
咬樱

咬樱

郁七月
「小妖精x老干部/年龄差7/将高岭拉下神坛」大三暑假,岁樱因脚伤被叔叔托付给他好友照顾。当时她脚刚打了石膏,对方问她要不要帮忙。那天,岁樱除了知道他的名字,还在他肩膀闻到了淡淡的柚子香。陆霁尘,哲学系......
言情 连载 31万字
重生之长孙皇后

重生之长孙皇后

风曾
已完结文:重生之富察皇后,重生之卫子夫,康熙重生追后记,扶小苏的日常,有兴趣的小伙伴都来看看吧。昔年花开花落,从隋到唐,她这一生算不得长,三十八载岁月,幼年丧父,与兄相依为命,稍年长嫁秦王,掌一府之责,却是看着他大风大浪,刀枪剑雨中走来,他带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女子,直至兄弟阋墙,武德斡旋,玄武政变,他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母仪天下,她亦是一跃成为了这世间最为隆宠的女子。她原以为这一生可以互爱互信,相
言情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