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陈州驿馆
《和苏轼一起房车旅行的日子》转载请注明来源:书包中文网sbzww.com
苏轼苏辙和包绶在中院的竹亭下围桌而坐。
谢运把他带来的双层露营锅摆放在桌子上,他从茶摊的土灶里引火,把固体酒精点燃,然后在上层加水,加入火锅底料。
包绶和苏辙看着燃烧起来的固体酒精燃料,都是一脸好奇。
包绶问道,“这是什么?火焰是蓝色的,这么小一块,能烧开这一锅水吗?”
谢运把两个装着果酒和凉茶放到桌子上,“可以烧开,这是我偶然在山里发现的一种燃料,虽然只有这么小一块,但完全足以烧开一锅水了。”
苏辙看着锅下面的蓝色火焰,惊叹道,“竟然还有这么神奇的燃料啊。”
谢运又依次把火锅食材摆上桌,比较耐煮的宽粉,木耳,火锅丸子和香菇金针菇,他都一股脑倒进了锅里,剩下的牛肉卷和羊肉卷,油麦菜,生菜,圆白菜这些,都放在盘子里,摆在火锅周围。
锅里的水很快就烧开了,谢运帮几人调好蘸料,“丸子应该熟了,飘到上面来的都可以吃,大家尝尝吧。”
苏轼最先夹了一个牛肉丸,却放到了苏辙的碗里,“子由,你来尝尝。”
苏辙夹起牛肉丸,蘸了料汁,放进嘴里尝了一口,他满意地点点头,“嗯......好吃,这丸子好香啊,而且辣辣的,哇,吃起来感觉嘴唇都麻麻的,哥,你也尝一个。”
不用苏辙提醒,苏轼已经连炫了两个了,眼下正夹了片午餐肉闷头大嚼。
谢运一边往锅里加菜一边道,“想吃什么直接放锅里煮就行,煮熟了就能吃。”
包绶尝了也尝了一个丸子,被辣得直吸气,“这是什么调料?怎么这么辣,又麻又辣,我从没吃过这么过瘾的菜。”
虽然宋朝时没有辣椒,但四川人对于火锅,似乎是根植于基因的热爱,苏轼和苏辙两个出身蜀地的四川人,看样子已经完全被火锅征服了。
竹亭四面清爽透气,坐在这里,心情都开阔了不少,因为吃着热腾腾的火锅,所以并不觉得冷。
苏辙吃得满头汗,反而把外面的裘衣脱了。
火锅翻花沸滚,嗤嗤冒着白烟,里面各种肉卷,丸子,毛肚,蔬菜随着翻腾,香气四溢勾人馋涎。
刚刚和苏轼苏辙打架的三个驿兵也被这香味吸引了,纷纷探着脑袋往他们这边看。
谢运又拿出他提前装道竹杯里的果酒和凉茶,问三人道,“这里有青梅酒和凉茶,你们喝什么?”
苏轼最先道,“我来一晚青梅酒。”
包绶也要青梅酒,苏辙则要了一碗凉茶。
-
苏辙吃了几片青菜后,已经被辣的嘴唇通红,他赶紧喝了一口凉茶,清凉的茶水由口入喉,顿时缓解了嘴里麻辣的味道。
苏辙又连喝了几口,稍稍稳了下来,他吐了一口气,道,“不过,哥,你这次可真是九死一生,以后说话切记要三思,你这种有什么说什么的性格,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以后千万不能矜才使气了。”
苏轼面对弟弟,有些无奈,懒懒地回答,“我知道啦,以后一定谨言慎行。”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那副表情,分明就是知错不改,苏辙无奈地摇摇头。
包绶喝了口酒,痛快地打了个酒嗝,从火锅里夹了块细白如腻脂的豆腐,吹了吹,放进蘸酱碗里,“这个豆腐真嫩,要我说,这就是变法派借机排除异己,跟苏副使说了什么没有关系,苏副使吃亏就吃亏在名气太大,才气太招眼,即使没有那几首诗,他们也总要寻个别的由头来诬陷您。”
苏轼自嘲地一笑,“如果受累的只有我自己还好,只是连累了这么多的亲朋好友,实在过意不去。”
要说苏轼入狱以来,当时在京的朋友,范镇是最先得到消息的,也是最先上书为苏轼求情的,当时因为乌台诗案,所有和苏轼有来往的朋友,都极有可能被牵连入狱,凡是和苏轼平日交好的朋友,都怕被株连入案。
在上书求情的人中,苏辙是最焦急的,他甚至在奏折里写,“臣不胜手足之情,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希望自己为兄赎罪。
苏辙喝了一口凉茶,道,“眼下先把表兄棺椁运回乡要紧,表兄的棺椁是停在驿馆里吗?”
苏轼这才想起来,“忘记告诉你,表兄的尸首被人盗走了,现在还没找回来。”
苏辙刚夹起一片煮好的牛肉,难以置信,“尸首被盗走了?为什么?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谁会偷一具尸体啊。”
苏轼解释道,“原本应该被偷的应该是包绶带来的那具,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笨贼,竟然偷错了,才偷走了文同表兄的尸首。”
包绶道,“我现在最怀疑的,是那个平江府知府胡文敬。”
“为什么最该被怀疑的是我呢?”
包绶话音刚落,就听身后一个慢悠悠的声音传来,“包少君,可不能这样随便污蔑人的。”
听到声音,几人一起回头去看,只见从抄手游廊上走来一个年轻官员,大概三十来岁模样,他穿着一身绯色官袍,没带官帽,温笑着走到竹亭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八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包中文网sb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