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除了咱老李家,没人配与他政斗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书包中文网】地址:sbzww.com
在新任宰相崔仁师加入伙伴以后,李明这一行就低调不起来了。
漫长的随行队伍,豪华的护卫排场,一路走走停停。
就这么晃荡到长安时,已是四月中旬。
要不是李明催着上班要迟到了,老崔还能在路上多“视察民情”几日。
按照规矩,出差远行的官员们在回京述职前,要先向朝廷派出使者,通报一声“我们取经回来了”。
因此,当李明一行来到长安城外时,朝廷已经得到了消息。
官僚们在城外已经搭台唱戏,摆开阵仗,为凯旋还朝的辽东节度使接风了。
“祭台,酒席……喝,连编钟和乐人都搬出来了,还整整三架编钟,这玩意儿可不好拿啊。
“怎么,要为我演奏一曲节度使破阵乐吗?”
李明一手托着脑袋,兴趣缺缺地说着。
“不好好在官署履职,倒是跑到城门外吃席来了,这些官员应该记旷工,年度考核扣分。”
吏部尚书侯君集似笑非笑地说道。
在辽东呆久了,他也开始看不惯这种没有效率的形式主义了。
同时,他心里又隐隐觉得,这接风的大阵仗好像有哪里不对劲。
但又具体说不出来什么,毕竟他不是礼部尚书。
还是老世家崔仁师看出了猫腻:
“亲王同诸侯,按周礼,天子用三架编钟,诸侯二架。且为诸侯接风,不用礼乐。这礼仪,恐怕逾制了吧?”
被宰相这么一提点,侯君集终于发现了潜意识里觉得不对劲的地方:
“当陛下还是秦王时,浅水原之战与虎牢关之战凯旋回京,也没有动用编钟……”
“礼部尚书不在,怎么朝廷的礼乐就乱套了。”崔仁师对这不合乎周礼的疏忽感到很不屑。
顺带一提,礼部尚书李道宗因故,滞留在长城以北的定襄城半年了。
和归顺的突厥贵族阿史那思摩——获陛下御赐李姓,改名李思摩——混在一起。
九成宫事件后,李世民便让有心回归草原的突厥人北渡黄河,以李思摩为首领,以定襄城牙帐,牵制北方虎视眈眈的薛延陀。
李明一开始对这种自割国土、让突厥人复国的骚操作感到很不解。
亲自在辽东体验了一把ping值高达一个多月的操作以后,他懂了。
而李世民的这招驱虎吞狼策略,成效也很明显。
薛延陀的铁勒诸部立刻应激了,和突厥人干了起来。
以理服人的礼部尚书便奉陛下之命,用物理手段,给不懂待客之礼的铁勒蛮子也讲讲大唐的礼法。
而由于礼部尚书的缺失,反而让大唐内部不讲礼了……
吗?
侯君集对崔仁师的善意解释并不认同,小声提醒李明道:
“怕不是朝中有人给殿下做的局。
“殿下若是欣然接受,他们就有理由上奏您逾矩不敬了。”
就算没有看过《雍正王朝》,但在朝廷中枢混久了,该有的政治敏感性,吏部尚书老侯是一点也不缺的。
而李明更是感到脑壳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