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 16 章 (第1/2页)
《从唐宋诗人开始(快穿)》转载请注明来源:书包中文网sbzww.com
见杜甫出来,两人神色慌张,显然不备还有他人。
那一男一女均麻衣草履,蓬头垢面,不知从何处行来,脸色蜡黄,眼窝深陷,形容较之昨日的林无求与杜甫还憔悴三分。
再观其此刻架势,杜甫一瞬明了,他二人大约也为战乱所苦,走投无路方来盗马,不料被林无求发现。
男子露骨的视线停留在杜甫身上,像衡量着甚么,身旁女子却较胆怯,攀住男子衣袖悄声耳语,两人嘀咕数句,恋恋不舍地转身离去,男人还不住回头张望。
林无求用身子挡住马,抿紧嘴,毫无畏怯、凶相毕露地迎视回去。
直至一双男女背影消失不见,她猛地松了口气,疾步奔去杜甫身旁:“子美先生!”
“可有受伤?”杜甫忙往她周身察看。
林无求摇首:“险些动上手,你便出来了。”她咬牙切齿,“两个混账偷马贼,卑鄙,无耻,下作!”
“无求。”察她情绪激动,杜甫不免出言安抚。
“我知他们可怜,”以为他在指责自己缺乏同情,林无求声弱道,“但我不能把马给他们,我们也需要……”
心间陡然一涩,不由自主抚摸她纤瘦削薄的肩弯,杜甫安慰道:“我未言你不是......毋多想。”
战祸令斯文扫地,体面不复,当人连生存之需亦无法保障,何能再如太平年间一般,谦恭礼让、亲善和睦。
该如豺狼虎豹,恃强凌弱,恢复人之兽性才对。
林无求回屋,逡巡一圈,拾起墙根下倚着的斧头,握在手中掂量。
杜甫问她作甚,她道,拿着路上防身。
又塞予杜甫一柄柴刀,叫他也带着,杜甫长作叹息,将器具放归原处。
向眼神疑惑不解的少女解释,“即便遭遇歹徒,果真用此朝人砍杀不成?”
如此一来,又与叛军有何分别。再者,携带这些重物,惟予自己增添负担。
“我会,倘若有人抢咱们的马,我一定砍他。”少女倔强道。
目光流转,发现少女脑后的双鬟髻已改为束于头顶的男子发髻,粗糙利落,简单而明快,约略是清晨梳洗时随意所束,因无工具可使,显得几分蓬乱潦草。
杜甫倏地忆起去岁深秋,自己从奉先归来,少女自得地与他展示新学的双鬟髻,那时平淡而质朴的温馨,如今同样不复存在。
“我扎得不好看?”察觉杜甫目光停留于自己脑顶,林无求信心不足地摸头。
“非也,”杜甫淡淡一笑,“只还须裹缠头巾,否则一袭青丝便容易脏了。”
“早就脏了,”林无求嘀咕,口不对心地跑去搜寻可作缠巾之物,“怎么缠啊?”
“来,我替你裹。”杜甫唤她到身前,细致地为她将头巾裹覆。
*
行离荒野后,他们接续遇上三两难民,皆为双腿行走,果然多虎视眈眈的眼神,直勾勾盯着他们的马匹。
然更畏惧林无求手中利刃,不敢近前。
林无求一手持斧,一手牵马,两人昼夜兼程赶路,夜里憩于树底,合衣而眠,幸而口粮尚存,饥饿不至成为压在身上的另一层寒霜。
初时,杜甫算过林无求携带的干粮,只够勉强支撑十日左右,于是一日仅舍得吃一块饼,林无求劝他不住,干脆道,那她自己连一块也不吃了。
杜甫再三规劝,她拒不听,当日竟真一口食也未进,饿得胃里烧疼,夜间迷迷糊糊梦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