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书包中文网】地址:sbzww.com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1258年,9月18日,12:01。

散了一个上午的步后,义勇队一下子打起了精神来,没多久就到达小河南岸。

小河本不宽,两岸只隔了十几米,河滩很浅,有一条古木桥架在上面。高正让队伍在南岸整队,然后做了一段简短的演说:

“……好了,敌人虽然多,但是没什么战斗力。先喝点水,打完这一仗再吃午饭!”

听他说完,队员们立刻回以标准的口号:“为东海而战!”

声音整齐而响亮,河对岸潜伏着的斥候听到后有些吃惊,匆匆向北报信去了。

木桥通过能力不强,一连先过去警戒,然后四门狮吼炮开始通过。为了保险,组合式炮车被拆分为炮车和弹药车两部分,分别依次过桥,耗了不少时间。

炮车过桥期间,列阵的步兵也没闲着。高正一声“检查装备”,各伍伍长有序出列,一个个检查起了士兵的装备。

“火绳,就位。刺刀,就位。弹药,就位……”

义勇队员的装备从内到外分了衣服、装具、武备三部分,总负重接近20kg,不算轻,不过比穿着步人甲的重步兵还是省了近一半的重量,灵活性也高了很多。

最内层的衣服,就是简单的本色麻布裤子和套头衫。

第二层的装具,首先是从救生衣发展来的红色外套,上面有多个口袋,战时塞进轻木板当作内衬,平时可以装点零食铜钱什么的;外套之外用一条皮腰带和两条武装带捆扎起来,上面有多个锁扣,可以用来搭载刺刀、工具、弹药盒等装备;本来还有一个背包,可以直接挂在背后的武装带上,用来装毯子、餐具、干粮等等,不过今天是内线作战就没带。

第三层,就是盔甲和武器了。盔甲包括胸甲、肩甲和头盔,武器就是火枪和刺刀。

胸甲仍然是玄武甲,不过已经进化到了东海03式,在保证关键位置2mm厚度的同时降低了其它部位的厚度,面积也略微缩小。侧面还敲出了几道棱线,以增加强度并止住兵器的滑动。内面有四个内扣和两个外扣,直接扣在武装带和腰带上即可固定。这样的03式玄武甲重量成功降低到了2.5kg,比猴版的勇士甲也重不了多少,但防护效果比厚薄一致的后者强得多。

肩甲只是两块弧面钢片,为了不影响行动,做得尽可能小,直接卡在外套上的布扣里。肩甲理论上是为了防御弓箭抛射而装备的,不过现在似乎更多的是用来标示身份。

头盔与一战时期的带缘钢盔有些像,顶上固定了一根斜向上伸出的木质装饰角,还带了一个面甲,总重达到了1.3kg。这面甲只有薄薄一层铁皮,上面划了三道v型通气槽,遮住下半张脸露出眼睛,其实没什么防护力。不过安全部观察到,义勇队的新兵们罩上面甲之后紧张情绪明显缓解,对火枪的惧怕也降低了。所以即使没有实用性,也还是保留了这个面甲。

由于武备组仍然没搞定燧发机的问题,所以义勇队到现在用的还是火绳枪。这一点安全部很是无奈,但也没办法,至今燧发机的发火率还不超过五成。钢簧倒是搞定了,但是燧石的质量不太好,要么不发火,要么直接被击碎,所以在彻底改进之前,只能凑合着用火绳枪。一把20mm的虾蛄枪全重要5.5kg,25mm的牛丸枪更是要10.7kg,着实不轻。

不过刺刀倒是成功做出来了,效果还不错。后世设计思路与现在的加工条件相妥协的结果就是,东海人做出的刺刀与历史上的套筒型刺刀和后世的卡簧型刺刀都不一样,与其说是刺刀,更像是……螺丝刀。对,螺丝刀。一个木柄上,伸出一道细长的三棱刺,怎么看都是螺丝刀的样子,甚至有人戏称串上肉就可以烧烤了(他们真的烤过)。

在刺刀设计定型之前,曾经有两派争执不下,一派认为应当把刺刀做成常规的西瓜刀造型,这样不但可以装到步枪上拼刺刀,还可以握在手里劈砍,还能当工具刀用,一举三得。而另一派则认为一寸长一寸强,刺刀必须做得尽可能长才行,现在的钢材质量不行,劈砍型的扁刀很容易弯曲或者断裂,面面俱到只会做成三不像,无法胜任战斗需要,所以应当做成三棱刺的形状。

最终,三棱派胜出,义勇队装备了这种长达半米的三棱形刺刀。

三棱刺的头是钝的,并没有开刃,边缘薄而圆润。这样的结构曾经被一部分股东质疑,但测试下来的结果证明了它有着相当好的破甲和杀伤效果,后来连普通的长矛也换用了这样的矛头。而且这样的刺刀还有个好处,就是钝头不会划伤自己,所以不需要用刀鞘,只要一个绳扣固定住就行了,又省了几百克负重。

刺刀的护手位置固定了两片半圆形的钢片,顶端由一个椭圆形的锁扣接连,形成一个圆形的套环。安装的时候,只要把木柄插入枪管前部圆形的准星环中,同时用套环套住枪管,再把锁扣旋转九十度,就把刺刀牢牢固定在枪管上了。

火枪装弹药用的通条也稍稍改进了一下,末端做成了“l”型,多了一个小把手。这样的好处是装药时手不用正对着枪口,万一走火,也不至于被伤到。这样的通条每支枪准备了两根,以便战时手忙脚乱插在枪口里发射出去之后还有备用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1255再铸鼎》转载请注明来源:书包中文网sb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