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空战中,雷达就是战斗机的眼睛。
尤其是战斗机的火控雷达,它身处于战斗机的机头正前方,发射的电波反射回来,随后将雷达屏幕的影像投射到hud,从而进行远程锁定才可以攻击目标。
可是眼下机载雷达根本扫描不到目标的存在,就连更为强大的预警机同样无法发现对方。
这可是最先进某个型号的预警机了,号称可以多波段自由更换,但同样找不到那个躲在云层的“雷神凯尔”。
那么,战斗机无疑就成为了瞎子。
中央战区司令部,航母打击群前方舰艇指挥部,甚至包括大洋彼岸的“六角大楼”同样在研究相关的战略战术。
十几分钟后,当航母打击群舰艇所携带的大多数巡航导弹被发射殆尽,当地中海沿岸数十個海陆空军事基地的远程弹药贮备被耗光,前方打击指挥部不得不暂时停止对君士坦丁堡上空的攻击。
与此同时,空中指挥机也收到了三方的联合指令。
“凯恩,听着,既然无法进行超视距作战,那么,命令战斗机接近目标,从而进行目视锁定,以‘死亡点’方式发动攻击。”
事实上,战斗机在向目标发射武器时,并不总是需要雷达全程锁定。
虽然全程锁定可以做到准确测量到目标的距离,并为飞行员提供适当的铅和重力下降的修正,但如果没有,以f-16的hud为例子,飞行员可以利用自身的经验,在hud上找到目标范围内箭头到+号的死亡点。
哪怕没有找到死亡点,但仍旧会在屏幕上呈现漏斗状。
漏斗代表的是飞机开火后,导弹所经过的路径,漏斗的宽度等于特定范围内预定翼展的明显宽度,如果雷达没有锁定攻击的目标,可飞行员知晓对方知道它的位置是1000英尺,那么,你就可以拨到1000英尺,然后在hud上呈现飞行漏斗状,直到其宽度正好与敌方的宽度一致,然后扣动扳机发射导弹。
这就是飞机目视的过程。
当然,导弹在接近目标后,仍需要导引功能的,虽然导弹背部同样设有微形雷达,但如果目标无法探测,只能动员外源法,即发射红外激光对攻击目标进行相关引导。
可这个过程中,几乎与二战的近距离格斗飞机相差无几了,因为需要飞行员目视目标。
现代空战的主要优势就是超视距作战,而目视目标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这是几乎是与对方短兵相接,尤其是面对的目标还是一位能力强大的奇物者,战斗机所面对威胁可想而知。
负责前线空袭行动的最高指挥官凯恩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瞬间就变了一个颜色。
“哦,混蛋,应该让孩子们留下一封遗书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书包中文网【sbzww.com】第一时间更新《从奇物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