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岳父朱元璋》转载请注明来源:书包中文网sbzww.com

张安世一个人坐在天井里,抬头看着头顶的月亮,发呆

说实话,他想家了!

也就在此时,院子的另一头,传来了吵闹的声音

张安世,转头看去,原来那群之前被他收留下来,以占城国的使臣们。

“张公子,是我们。”

为首的男子微笑着说道。

“哦,我记得你是…”

“阮七,是我的名字。”

阮七在一行人中较为魁梧,身材结实,面容刚毅。

看起来给人一副十分友善的样子,和之前流落街头完全不同。

“张公子,如果不是你的话,我们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阮七激动地握着张安世的手,甚至眼泪都快要流出来的样子。

“十分感谢你对我们的收留,张公子,你就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不必客气,对了,你们还没有见到陛下了吗?”

“这……。”

听到张安世说起这个话题,阮七的脸色变得沮丧了起来,然后说道:

“张公子,你根本想象不到,今日都发生了什么!”

随后,阮七描述了一下自己一行人去夫子庙拜夫子像,结果被人告知那并不是皇帝,还被抓了起来的事情告诉了张安世。

张安世憋着笑。

阮七也尴尬的挠了挠头!

接着道:“好在老天保佑,我们似乎是得到了大明皇帝的注视,预计在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够见到那位伟大的皇帝了。”

张安世若有所思,心中暗道:“土鳖终归还是土鳖,此时的占城国,怕不怕皇帝也只住在木材搭建的宫殿里吧?

不过也算是阴差阳错,被锦衣卫抓走之后,这些使臣们的消息应该就能传到老朱的耳朵里。

张安世只能说这一切都是命。

想起毛骧,此时此刻,想必朱元璋已经知道此事,并且很快就会对他们这几个使臣有了安排!外不出几日,定会召见他们。

等等,这帮人是来向他道谢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