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夜游赤壁
天才一秒记住【书包中文网】地址:sbzww.com
东坡雪堂在年底的大雪纷纷中建成,一共有五间房,由一间会客厅加书房,还有四间卧室组成,门外就是视野广阔的耕地。
苏轼在第二年开春的时候带着家人,从临敖亭搬到了雪堂居住。
为了解决弃婴的问题,苏轼联合朋友们成立了一个育儿会,由安国寺的和尚继连管账,还有陈慥,佛印,米芾,黄庭坚,徐大受这些人的加入,育儿会的督办还算顺利。
-
在一个舒适美丽的春夜,时节已过惊蛰,田间各种虫鸣喳喳叫着。
苏轼带着谢运来到安国寺拜访继连,一起商议各种婴儿补助物品的采买。
两人在安国寺的僧房里相对而坐,从米面粮油,到布匹棉絮,事无巨细地列出了一张清单,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发现已经到了深夜,外面天色浓黑。
苏轼提起清单,轻松地吐了口气,道,“这些应该够了,不能直接发银子,那样的话会有很多人冒领,还是直接给东西好。”
继连颔首,“苏副使慈悲心肠,黄州百姓会记得你的。”
苏轼笑笑,“我们能做到毕竟有限,只能在第一年给这些婴儿补助些东西,毕竟是亲生骨肉,养一年后,就算再劝这些父母丢弃,他们也做不到了。”
继连微笑,“苏副使才智过人,这些婴儿会感谢你的。”
苏轼,“……”
他看了眼继连挂着淡淡微笑的脸,无奈地摇摇头,“哈哈,继连大师啊,你夸奖人真是一点也没有诚心。”
继连一脸认真,“老衲很诚心。”
苏轼站起身来,把那张清单收好,透过窗户看了眼窗外浓厚的夜色,道,“天已经这么晚了,我有点饿了,你们呢?”
谢运拿着个计算器,在苏轼和继连列清单的时候帮他们算预算,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现在见苏轼总算想起这件事,猛点头。
继连道,“待客不周,忘了两位客人还没吃晚饭,这样,我叫慧果煮两碗素面,怎么样?出家人口味清淡,还望二位施主不要嫌弃。”
继连吩咐守在外面的小和尚慧果去煮一锅面,然后把桌上的笔墨纸砚都收拾起来。
他和苏轼,谢运一起坐在餐桌旁,先给两人泡了一壶清茶。
等他们边聊边喝,一壶茶都见底了,也没见那小和尚回来。
苏轼等不及了,问道,“煮面条应该很快的吧?怎么还没回来?”
继连和谢运也察觉出异常。
继连站起身,“我去看看。”
苏轼跟着一起出了门,“我也去。”
谢运也跟着二人一起出了僧房,来到后面的厨房,他们进门,看到厨房里灯光昏暗,只有一支豆大的烛光照亮。
小和尚慧果支着脑袋守在灶台前,已经睡熟,土灶里烧着火,只剩下一堆火星,继连走到土灶旁,掀开上面的锅盖,只见锅里水已经烧干,只剩下一团干巴巴的糊面饼。
继连严肃地叫醒小和尚,“慧果!你怎么煮的面?”
小和尚慧果被师父骂醒,呆呆地看了眼锅里的面条,害怕地解释道,“我太困了,煮着煮着睡着了……”
苏轼满不在意地走到土灶旁边,他朝锅里看了看,伸手从锅里掰了一片糊面饼,尝了尝,满意地点点头,“我觉得味道不错,你们两个要不要尝尝看呢。”
苏轼分别给谢运和继连递了一块。
谢运咬了一口,觉得还行,焦脆焦脆的,也有可能是实在太饿了,他觉得糊面条有股焦香的味道,三个人围着一口锅,一口气吃完了里面的糊面饼。
-
等他们从安国寺回到雪堂时已经是后半夜了。
因为天色太晚,回定慧寺的路程更远一些,所以苏轼便邀请谢运在雪堂暂住一晚。
夜色空明,大大的上弦月悬挂天际,天空万里无云,只有漫天的繁星。
谢运和苏轼在明亮的月色下,缓步走在田间小路上。
田中和树木都冒出新牙,蟋蟀的叫声响彻田野。
谢运问苏轼,“从江面捡到的女婴你打算怎么办?现在的情况看来,这女婴的父母是找不到了,你要继续养着吗?”
苏轼仰头看着漫天繁星,“继连说可以养在安国寺,徐知州也说过要养,但我现在还没想好,先在雪堂养着吧。”
二人走到雪堂院门前,发现大门已经上锁,苏轼敲了几遍,都没有人应,他叹了一声,对谢运道,“估计都睡熟了,今晚月色不错,我们随便走走吧,反正天也快亮了,等我们走回来,说不定已经有人醒了,年轻人,应该还能熬吧?”
苏轼精神旺盛,是个夜猫子,这谢运是知道的,反正今天已经错过了困头,现在就算想睡估计也睡不着,索性和苏轼沿着江边走一走。
等两人走到江边,在江边捡石子比赛打水漂,听江水涛涛。
就在当晚苏轼面对着汹涌的江面,写了那首著名的临江仙。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和苏轼一起房车旅行的日子》转载请注明来源:书包中文网sb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