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银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包中文网sb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陛下!徙民可是旧制啊。”冯度震惊极了。
这份徙民的奏表摆在案头已有几日,迟迟不曾用印,冯度都以为陛下给忘了。正打算提示一二,没想到陛下竟是突然改弦更张。
穆崇渊倒并非一时兴起。
早些年,北地邦国林立、征伐频繁,土地是必争,人口又甚于土地。
大魏初立时,人寡非常,急需充实。将武力所及之地的居民迁往都城以及其他人少的地方,是惯常的措施,此即所谓虚其心腹、以实畿甸。
出于军事需要的徙民也有多次,既为了弱寇强国、不以民资敌,同时亦为了削弱地方豪强大族,防止他们结聚叛乱。
而今几代人过去,黄河以北几乎尽为魏土,人口早已不那么紧缺。因迁移引发的暴动却不止一例。
远的且不提,泰始二年攻灭夏国时就曾迁豪杰大族及百姓数万家。
那些人为了还乡,中途杀了押送的官军叛乱西逃,一路烧村害民,造成了很大影响。
最后出动大批兵力,许久才得平定。
朔州也曾发生过数次类似的暴动。
近几日穆崇渊就在考虑,徙民之策究竟是否可行。上半晌猝然听了那番话后,这才最终做下决定。
时移世异,世异则事变,与其因循旧例,不若因其势而利异之。
邵雍对此表示赞同:“立国之初,大魏国势尚弱,与诸国争胜,民若不徙必失之。然此一时彼一时,陛下临御以来,诸国相继覆灭,已无趋民避敌之必要,更无内实京师之必需。百姓怀土,也不乐迁徙,强逼之下民更疑惧,惧必不安,只怕愈发要奔燕而去了。欲得之,反驱尽之,岂非得不酬失?况陛下之志在于一统南北,时机不在目前亦相去不远,这南地的民心也是很要紧的。”
“左丞所言也在理,可——”冯度犯难道,“按老例儿,降户要迁往凉、朔、幽三州。这骤然改了规矩,只怕彰武王有话说。”
彰武王穆忀是先帝的六弟、陛下的亲叔父,权重位尊,朔州乃其封地。
降人之所以常迁往凉朔幽三州,是为了防守要害,也即魏国的劲敌——北狄。
以往也曾向定、相二州的军府安插过,那是为了发卒南讨的便利。
但总得来说,北患更重于南患。
北狄最近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两日前送来的章奏上彰武王还提了一嘴,说他引颈盼着陛下凯旋,已在朔州北部别立郡县,就等着安置降户了。
邵雍低笑一声:“再没有比彰武王更公忠体国的了,只是近几年陆陆续续也没少往朔州徙民,再徙的话朔州亦要跟着扩扩才行,不然哪里装得下?”
“叔王年事已高,徙民之事庞杂琐碎,就不劳他操心了。”穆崇渊径直吩咐邵雍拟诏。
“等等。”
待冯度捧着拟成的诏书就要出去宣示时,穆崇渊开口叫住了他。
起身,踱了两步又停下。
“民还是要徙。”回身指着邵雍,“茂嘉,你和他们斟酌着看,从中选一批出来即可。”
冯度以为陛下是意识到了骤然废置旧制不妥,选出来的这些是要送往朔州——哪怕只有万户呢,多少安抚一下彰武王。
谁知最后就只选了两千家,分别迁至幽州和都邑。
奚骊珠同样始料未及。
那日魏主曾问她:“你今日这般冒死直言,是为了城中百姓,还是为了你自己的家人?”
奚骊珠答:“既是为公,也是为私。”
于公,她不忍见国人违乡背井、流离道路;于私,这里面可能还有她的亲人。
既有了开口的机会,那便尽力一试。
但她也不是仅凭一腔冲动就盲目开言的。
刺史府中的日子虽闭塞,却也从葵香等人处听了不少消息。
魏人的作风一直都以强悍冷硬著称,他们的军队一旦进入敌国境内便会大肆劫掠,这是补充军需鼓舞士气的必要手段。士卒争冒矢石、不畏生死,往往为的也就是这个。
然魏主南下以来,严格约束军队,禁止损害稼禾房屋;凡占领的城池,各处均派遣士兵巡逻,明令禁止掳掠百姓、剥剔士庶,违者即处死刑。
再观魏军驻扎金洛以来他的种种举措:
攻入金洛的第一时间即派人抢救档案薄记;将缴获的堆积如山的库物珍宝分拣登记后,尽数赏赐给有功的将士,既使一城百姓得免,也不孤将士之心;此外还有张榜安民、高调招贤等等作为。
显然,魏主所图绝不止几城几地,他有着席卷天下并吞四海的野心。
空有甲兵强盛,并不能完全支持这份野心的实现,还需百姓亲附。
而欲使百姓亲附,就不可使百姓忌惮,布德行惠便是题中应有之义。
所以奚骊珠才定了一试之心。
只是,那番话她更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燕人的立场。
若站在魏主的立场,只怕另有衡量——野心归野心,眼前的利益谁又能轻易放弃?
是而她并没抱多少期望,不想竟是峰回路转。
由此也愈可见魏主灭燕之决心。
奚骊珠一时竟不知是喜是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忍者记事》《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北宋穿越指南》《圣拳!》《石破天穿越令狐冲》《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阿满逃婚记事》《渣攻改造,BE改写HE》【跳跳糖小说】《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